大自然中的视错觉现象

发布者: 视错觉| 查看: 10803| 评论: 0





  自然界中错觉的现象,主要是指某些动物模仿周围的自然生存环境以及部分植物的形态,在很多的场合下,伪装成动、植物死后的姿势和模样,或者是去模拟尸体的色彩。这些生物的样本只能在其生存地区才能寻觅到,这主要是为了避开天敌的眼睛,或是避开来自外界的侵害。

  一些树木的枝叶、枝干等是某些小昆虫非常喜欢模仿的范本,还有的模拟某些动物的粪便,也是不少昆虫经常使用的伎俩,特别是毛虫类能够逼真地模仿出鸟类的粪便来。另外,像这样毛虫类的粪便形态与色彩,还能成为其他一些的更小昆虫模仿的样本。由这些昆虫类仿生而产生的错觉现象,主要是为了起到欺骗捕食者眼睛的作用。比如,一般来说毛虫类大都是要做茧的,在茧子的外壳上布置几个更小的如同某些幼蜂的蜂蛹来,看起来很像蜂蛹已经被其他的寄生物吃食过的样子,这种伪装的现象,主要是为了躲避被鸟类捕食的危险。与此多少有一些区别的还有某种蛹的形态同某些动物的头部或者是面部非常相似。在非洲和印度等地生存的某种蝴蝶的蛹,看起来很像某类猴子的头部(图1—1)。


  图1—1一种大青蛾的蛹。其样子很像生活在印度半岛东北部地区~种猴子的脸,虽然仅有数厘米大小,常常使鸟类产生近在咫尺的错觉值得注意的是,鸟类不能长时间地注视一个地方,而且由于其两眼与人类不同,分布在头部的两侧,因而两眼同时注视时对尺寸的知觉是非常迟钝的,所以,即使是仅数厘米大小的猴子的颜面,也能产生近在咫尺的错觉。在巴西有一种虫子的头部,同该地区生存的种叫“开蔓”的鳄鱼很相似也是这个道理(图1—2)。

  像这样生物的外表去模仿本地的动植物以及周围环境形态与色彩的本事,在生物学上称之仿生。对欺骗敌人眼睛的手段及方法,一般称之为迷彩,在资源中集中归纳为错觉的造型(图1—3~图1—5)。


  图1—2生存在巴西地区某种半翅目(上)的昆虫与一种鳄鱼的头部(下)很相似,鳄鱼吻部、鼻尖、牙齿、连后部的眼睛都模仿得非常逼真


  图1—4露虫类的一种,色彩与形状都同树叶很相似,甚至连被其他虫子咬过的样子都给模仿出来


  图1一3波讷噢的木叶虫、竹节虫科木叶虫属。腹部和脚都是扁平状的,上面的纹样与周围植物叶脉一模样


  图1—5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生存的一种硬骨鱼,长有很大的鱼翅,身体多姿多彩,藏在海藻里是很难被发现的
Copyright © 2011-2024 视错觉实验室 ( 皖ICP备15002796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