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错觉”艺术的图形设计语言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585| 评论: 0|原作者: 王世龙|来自: 《艺术与设计》 2013年3月刊



视觉艺术的形式缤纷多彩,“视错觉”艺术以其独特的视幻魅力和视觉张力,成为其中的奇葩,并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文章对“视错 觉”艺术的特征、设计语言及其表现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归纳,“视错觉”艺术包括语境错视、角度错视、动幻错视、光影错视、暖昧图形、矛盾空间、维构图形等多种类型。

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更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艺术推动了人类创造的不断发展和前行。18世纪,黑格尔认为美学的实质是“艺术哲学”,“美的艺术哲学”。视觉艺术则是融合了美学、哲学、设计学、心理学等 学科知识与表现手段。
“视错觉”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形式感,在纯艺术、建筑、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中应用较广,极具视幻魅力和视觉张力。马克斯.J.佛里德兰德在《论艺术与鉴赏力》讲过“艺术乃心灵之物,这意味着对艺术的人和研究都 将是心理学的,它随然也可能涉及别的科学,但心理学却总是必不可少的。”可见“视错”艺术不仅涉及视觉艺术、错觉艺术,还包含心理学的 领域,更是一种“美的艺术哲学”。

在视错觉艺术领域内,荷兰最著名的视错艺术大师“图形艺术家”莫里茨·柯内里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 为最具代表性人物,很多经典作品为世人知晓,在“空间几何学”与“空间逻辑学”领域取得不俗成绩。错觉(幻觉)既是艺术产生的条件,也是艺术追求的终极目的。肯尼思.克拉克讲到“艺术作品不是镜 子,但他们与镜子一样具有不可捉摸的变换形象的魔力。这种魔力是 无法诉诸于语言的。”“视错觉”艺术正是以这种独具魅力和魔幻的 形式吸引着我们。

视错觉,简单讲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 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比如,不同颜色色给人以扩张感收 缩的感觉不同,都会使人或者动物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这就是 视错觉。利用视错觉原理创作的艺术作品及各种形式,都可称之为 视错觉艺术。

视错觉艺术以各种图形设计形式存在,具体类型有:语境错视、 动幻错视、光影错视、角度错视、暖昧图形、空间错视(矛盾空间)、 维构图形等。


一、语境错视
语境错视,是指利用周围环境对物体的影响,视觉错误引导应到产生的视错觉形式。如图1,这些线条看起来是不平行的,实际上是平行 线,受画面中的黑色方块的视觉引导(错落摆放)产生的不平行错觉;图 2,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双眼感觉是左低右高,产生错觉的主要是由两个 负形的白色圆位置高低不同,从而引导“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的不共线 错觉;安德森的蒙德里恩幻觉,画面中灰色条纹都是一致的,作者修改 了同时对比加上了透明的水平条纹,导致我们看到的灰色深浅不同,是 由于周围明暗对比不同、完形心理等造成的明暗幻觉。还有较有代表的 “庞泽幻觉”,在同一水平的圆收到周围折线的影响,看起来高低不同。 语境错视主要包含语长短错觉、大小错觉、不平行错觉、不共线错觉、 色彩错觉、明暗错觉等类型。




二、角度错视
角度错视,是指利用空间在某一特定视角产生特殊角度错位与结合 的错视形式。如图3双体女士,在这幅未经改动的照片中,头是和右边身 子相连的。照片是从非常特殊的角度拍摄的,因为只有一个头能看得见 而且看起来是和两个不同的身子相连,所以会产生这种幻觉。人类的视 力经常会设想我们并没有看到那些偶然产生,非真实知觉的客体。这种 假想称之为“一般观点”原则。




三、动幻错觉
动幻错觉,是指利用平面中的曲线引导、视觉肌理等形式形成三 维、富有动感的视错觉图形。如图4“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 图形之一。1906年,由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创作年代。我们所看 到的好像是个螺旋,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每一个小圆的“缠 绕感”通过大圆传递出去产生了螺旋效应。遮住插图的一半,幻觉将不 再起作用。困难之处在于,在同一时刻看出所有这些东西,我们意识不到如此的多义性,而只能意识到多样的解释。正是通过这种“转换”的活动,我们才能认识到在同一轮廓中可以投射进去不同的形状。




四、阴影幻觉
阴影幻觉,是指利用光影原理与人们视觉经验形成错视形式。如图 5,正常情况下,光从上方照下来,第一排的影子和解释是一致的,长方 块是凸起的。当你把图片颠倒过来,如图6,视觉系统就受到光的方向限 制从而受到影响了,现在我们所以设想这些段在下降而不是上升,面积 大的长方形看起来是凹陷的。




五、维构图形
维构图形,是指在平面上,通常借用二维与三维构成错视原理,以 各种色彩、明暗、透视、分离、相接、盖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 合等组合关系,将多种空间形态并存,产生多维并存的怪诞形象,既是 不合常理的、又是富有情趣的。

在埃舍尔创作的版画《爬虫(reptiles)》(图7)中,状似蜥蜴的爬 虫,爬出平面拼图,登上精装书,行过三角尺,跃上十二面体,胜利地朝 天喷气,转上钢杯,“疲倦但满足地回到对称的平面世界里”(艾舍尔 语)。二维与三维的空间状态并存,既怪诞,又充满情趣。
埃舍尔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让那些不可能同 时在场者同时在场,利用逻辑和高超的画技,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 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创作的《画手》、《凸与凹》、《圆极 限》等许多作品都堪称经典。正如《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的 中文译者、北京大学哲学系田松说:“埃舍尔其实是一位思想家,只不过 他的作品不是付诸语言,而是形诸绘画。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思想 探索的一个总结和记录。”

六、暖昧图形
暖昧图形,即采用的图形在同一的形象中可以拥有两种不同的感 受,这样的图形在自身矛盾之中形成的空间情景称为暖昧的空间。如图 8,由于视觉中心的不同,会看到为少女与老太太两个形象,二者相互依 存。贺加斯,“错误透视”效果的伟大经验论者,用清晰的语言揭示了他 称之为“隐退的阴影”的东西:它具有同会聚线相同的作用,标明了物体 从我们的眼睛退隐、退回了多少……缺乏阴影,眼睛受骗……平面的物 体成为立体的。




七、矛盾空间
矛盾空间指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错觉,在二次元的画面上的形 成的空间形式,但在三次元的实际空间之中无法存在。有时故意违背同 时规律,有意制造矛盾空间。这种形态由于在二次元的画面上具有特殊 的立体感,存在着不合理性,所以极富趣味感。

图9是美国魔术师杰瑞·安德鲁斯发明的“疯狂的板条箱”,实质是 利用我们眼睛的的局限性和视错觉。埃斯切尔的不可能的盒子,是比利 时艺术家马瑟·黑梅克,从荷兰平面造型艺术家M.C.的一幅画中吸取灵 感,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存在的盒子的实物模型。




艺术家JulianBeever,常为行为艺术家和为公司画壁画,涉及除3D 艺术、Beever绘画壁画和复制一些大师作品。他在英国、比利时、法国 等地工作。图10是艺术家在地面上绘制的与自己身高相仿、非常逼真可 乐瓶,在二维基础上绘制的三维物象,的在特定的视角表现出足以以假乱真的“物像”和“矛盾空间”。




结语
俗话说“眼见为实”。实际上,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 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感觉是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应,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这种视知觉与真实的客 观世界是有一定的偏差。在很多情况下,它确实与视觉世界的特性相 符合,但在另一些情况下,盲目的“相信”可能导致错误。希尔德布兰 德讲过“假如尝试着分析一下我们的精神影像并进而发现他们的原 始成分,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是由视觉和触觉及运动的记忆等提供的 感觉材料构成的。”即我们的意识包括幻觉实际上源于我们的视觉、 触觉和感觉。

“视错觉”艺术与真实空间里的形态相悖,是在二维的幻觉空间 里表现那些在三维的真实空间中不可能出现的某些幻觉形象,因而它 通常会给受众以新奇感受。这种图形形式所表达的不是自然的真实,而 是视觉艺术的真实。从视觉到知觉,从经验到判断,从一般到个别,从 不合理到合理……正是这种客观与主观的的存在,真实与幻觉的反差, 在艺术与信息传达设计活动及作品中表现出独特性,更能引起观众的 注意与关注。

“视错觉”艺术,视觉的巅峰表现,幻觉的奇趣之美。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 0 1 2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 JG12DB359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 王世龙 WANG Shilong)
 
参考文献
1 E.H.贡布里希,林夕 译:《艺术与错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卡拉赫、瑟斯顿,方振兴 译:《错觉和视觉美术》,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 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 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4 J·J·德卢西奥——迈耶,李玮、周水涛 译:《视觉美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艺术与设计》   2013年3月刊   刊号:CN11-3909/J
Copyright © 2011-2024 视错觉实验室 ( 皖ICP备15002796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