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受控的错觉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723| 评论: 0|来自: 科学人杂志




现实,受控的错觉


我们的大脑建构出现实,然而世界上并不会有两颗完全相同的大脑!

“我们见到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美国作家阿奈丝·宁(AnaisNin)所著《弥诺斯的诱惑》(SeductionoftheMinotaur)。

2019年4月10日,教宗方济各、南苏丹总统马亚尔迪特(SalvaKiirMayardit)以及曾领导南苏丹政变的马查尔(RiekMachar)齐聚梵蒂冈晚餐,用餐时他们皆不发一语。这是一场为期两天的休兵时刻,目的是要和解自2003年以来造成40万人死亡的南苏丹内战。

同一时刻,我在英国索塞克斯大学的实验室中,博士班学生马瑞欧拉(AlbertoMariola)正在微调一项新实验。在这实验中,受试者会经验到“他们认为存在但其实并不存在”的房间。在世界各地的精神诊所中,总是有病患对医生抱怨自己的感受不再“真实”:有些病患觉得世界不真实,有些则觉得自己不真实。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事物的真实与否似乎越来越难捉摸。交战双方各自相信和经验到的现实,可能全然不同。聚在一起安静用餐或许有帮助,因为聚餐提供了一部份彼此都能接受的现实,让所有的人从这个安稳的平台出发,进一步相互了解。

想探索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差异,其实不必望向战争和精神疾病。2015年,一张曝光不佳的洋装照片就把网路世界撕裂成两半,一半看到的洋装是蓝黑相间(包括我),另一半看到白金相间(我实验室有一半的人如此)。无论看到什么,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是对的,而无法相信其他人可能看到了不同颜色。

容易受欺骗的知觉系统

我们都知道知觉系统很容易受骗,广受欢迎的各种视错觉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事物看起来是某种样子,但是事实却不然,例如两条线看起来长度不同,但实际测量却完全一样;或是明知是静止的图像,看起来却像在移动等。对于视错觉现象的解释,一般都认为是知觉系统的小差错,导致感觉到的内容和现实事物不一致。不过这种解释背后隐藏了一个假设,就是正常运作的知觉系统会如实反映外在事物给予我们的意识。

更深一层的真相其实是:知觉从来就不是一扇可直接连接外在客观世界的窗户。我们所有的知觉,都是大脑主动建构的产物,知觉是我们大脑猜测外在世界本质的最佳结果,而外在世界,则永远躲在知觉帘幕后方不得而知。视错觉现象其实更像是“骇客任务”电影中的程式裂痕,让我们得以瞥见更深层的真相。

以我桌上鲜红色的圆形咖啡杯为例,这个杯子的红色看起来就和它的形状与固体状态一样真确。我所知觉到的这些特征,宛如真实存在于外在世界中的物理特质,这些特质被知觉系统侦测到,经历了复杂的认知机制,最后出现在意识中。

自牛顿以来,我们已知颜色并不存在于外在世界。颜色其实是大脑对于无色电磁波各种波长的诠释,是演化过程误打误撞所产生的一种聪明把戏,让大脑可以标记不同光照情境下的物体表面特质。人类只能知觉到整个电磁光谱中的一小片段,也就是介于长波红外线以及短波紫外线范围的一小部份而已。我们知觉到的每种颜色,以及看似广大的视觉世界中的每个部份,都只是来自现实光谱中的一小片段。

单是这点,就可说明知觉经验并非外在客观世界的如实表徵,它少了一些东西,同时也多了一些东西。我们所经验到的现实世界,并不是外在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聪明大脑所建构出来、为大脑服务的东西而已。如果我的大脑和你的大脑不同,我所建构出的外在世界也就可能和你的不同。

先验架构与贝氏推论

在柏拉图的洞窟寓言中,囚犯一生都被关在空无一物的牢房内,只能见到物体在火光照射下的影子,他们甚至还帮不同影子取名,因为这些影子是囚犯世界中看似真实的事物。一千年后,阿拉伯学者阿尔哈真(Ibnal-Haytham)在着作中写道:当下的知觉依赖“判断和推论”,而非直接触及客观的实体。

数百年后,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也发觉,如果没有事先存在的概念或“信念”提供意识结构,不受限制的感觉资料其实一片混乱且毫无意义。对康德来说,这些事先存在的概念包括时间和空间等先验(apriori)架构。康德所主张的本体(noumenon)是指“物自身”(thinginitself),那是一种人类知觉永远无法触及的客观实体。

现在,在一连串颇具影响力的新理论推波助澜下,这些哲学概念获得了新的动能。这类新理论认为,大脑是一种预测机器,而我们对外在世界及内心自我的知觉,就是大脑对感觉讯号来源的推测结果。

这类新理论通常可追溯至德国物理学兼生理学家赫姆赫兹(HermannvonHelmholtz),19世纪末他提出了“知觉是一种无意识推论”的主张;到了20世纪末,赫姆赫兹的理论为认知科学家和人工智慧研究人员所吸收,他们重整了赫姆赫兹的理论,并提出了现在为人所熟知的“预测编码”(predictivecoding)或“预测处理”(predictiveprocessing)。“预测式知觉”的基本概念是,大脑不断猜测感觉讯号来源(并不断更新猜测结果),试图了解外在世界或身体内部。大脑提出最佳猜测的方法,是结合事先对世界的期望或“信念”以及传入的感觉资讯,并在结合过程中把感觉资讯的可信度纳入考量。

科学家通常把预测式知觉的过程视为贝氏推论(Bayesianinference),也就是对新资讯与信念不确定时,使用新资讯来更新信念或最佳猜测的方法架构。在预测式知觉的理论中,大脑进行贝氏推论:不断预测感觉资讯的产生来源,比较这些预测结果和来自眼睛、耳朵、鼻子、指尖等所有外在与内在感觉讯息。预测结果和真实感觉讯号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预测误差。大脑可以利用预测误差来更新预测,让自己能够预先准备好面对下一波感觉讯号。大脑随时随地都在应用贝氏推论努力降低感觉预测误差,产生的贝氏最佳预测就是我们的知觉结果。
Copyright © 2011-2024 视错觉实验室 ( 皖ICP备15002796号 )
返回顶部